[食況轉播] 樂埔町 Leputing
該怎麼評價老屋改造的餐廳?如果把「青XX六」當做指標,那也未免太低估台北人的品味了。偏偏,老宅重生後,往往只有空間迷人,食物水準可憐得緊,若能吃到沒有糊掉的義大利麵,已經謝天謝地了。
我曾經懷疑「樂埔町」會不會也是這樣的一個地方,但在食材達人徐仲的操刀下,粗製濫造是不可能在此發生的。這裡不僅有精選自全台各地的優良食材,每一口飯菜都有憑有據;還有一位熱情有勁、想把自己逼死的年輕廚子,一心做著自己想做的菜。於是,我來樂埔町三次,每次的菜都不一樣,一次比一次精雕細琢,一次比一次企圖雄厚。
新一季的晚餐菜單換上秋裝。「風味臘腸香菱脆片」,把台南官田的有機菱角拌上美乃滋,填入糯米做的「船」裡,上頭灑上西班牙臘腸丁,脆口質地中透出菱角的滋味;「秋染紅葉肝醬慕絲」,肝醬做得滑順輕盈,焦糖杏仁、開心果碎、crumble增添口感,以胡蘿蔔汁及甜菜汁染上楓紅的餅乾則營造落葉印象;「香芋瓜蔬秋蟹萃黃」相當費工,先用針筒把雞蛋的部分蛋黃抽出,再回填以沙母螃蟹的蟹黃與蟹肉製成的沙巴雍,成了內藏玄機的溫泉蛋,切開後,蛋黃與沙母沙巴雍流淌而出,搭著炸皺葉甘藍與大甲芋頭,頗有fine dining的架勢。「胭脂紅蝦佐黃金豆腐」,龜山島的甜蝦固然鮮甜黏舌,真正的主角仍然是豆腐-苗栗的真心豆腐,除了使用豆腐本身,也用其高濃度豆漿自製豆皮;豆皮烤得硬脆,豆腐則以苗栗田美手工味噌點綴,醬味宜人。
主菜可選雞、牛、豬,我選了雞肉,因為我對於其配菜「千層山藥」最有興趣。選用基隆七堵原生種山藥,主廚將之刨成薄片,一層奶油一層山藥地疊起,烤至內透外酥;雞肉則是桂丁雞的雞腿肉,低溫真空烹調、煙燻、再炙燒表皮,做法一樣不馬虎。甜點的「花桔好柿」則畫下討喜的句點,新埔柿餅裡捲進了自製酸奶油,外層塗上苗栗柑橘果醬,用酸甜表現了秋意。
是的,這是一份往fine dining靠攏的菜單。據說年輕主廚時常看書自學,也時常上網吸收新知,非常積極進取,以此態度做出來的菜,自然不會太差。不過,或許仍受限於經驗與視野,料理的設計面或執行面難免有不盡周全之處,譬如肝醬慕絲,其實楓紅餅乾跟肝醬並沒有那麼搭,餅乾有點太甜,又是餅乾又是麵包,多此一舉;那道費工的溫泉蛋,沙母沙巴雍味道太淡,吃不太出來蟹黃豐美鮮活的味道;或是主菜的桂丁雞,低溫真空烹調後的加熱程序沒有控制得當,導致雞肉較乾柴;千層山藥也無法發揮該原生種山藥綿密鬆軟的特性,這種做法,其實比較適合馬鈴薯。
當然,我不是故意要潑年輕主廚冷水。他會繼續累積經驗,他也應該要拓展視野,多去品嚐別人做的菜,多去感受廚房以外的事情,也許會讓他進步更快。
回到樂埔町本身,其由早期林務局官員所使用的「錦町」日式宿舍改建而成,環境優美、器皿講究、氣氛幽靜,乃無庸置疑。樂埔町恐怕也是最認真做菜的一間老屋新生餐廳,料理終於搭得上空間,而不再只是吸引消費的廉價工具。